戏剧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戏剧已有近千年历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舞台艺术样式,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多条“战线”中,戏剧艺术占据独特位置,是中国文化的重量级组成部分。上海戏剧素有中国戏剧“半壁江山”之称,在中国戏剧的发展过程中曾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多个剧种在这里交融发展——京剧在上海获得命名;江南发端的越剧、淮剧在上海发祥;昆曲在上海培养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专业演员。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升温,传统戏剧已形成良性发展的机制,上海戏剧更是迎来了新时代的姹紫嫣红,上海也越来越成为好戏的源头和戏剧传播的码头。
中国戏剧是一个规模巨大的艺术体,与服务社会大众娱乐的多种表演技艺相融合,在社会文化中成为一种能够贯通高低层次的艺术样式,并且具备了娱乐、教育二者兼顾的能力,如“戏曲动漫”这一中国特有的动漫风格,艺术元素的趋同性促成了传统戏剧与现代动漫的结合,以中国戏剧作为动画大背景,特定动漫人物为戏剧人物,代表作有《墙头记》《朝阳沟》《戏鼠》等。
为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戏剧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国戏剧文化在全球范围的群众基础,更加合理布局戏剧面向时代、面向未来的发展路线。本项目单位积极融入全球各城市文化交流项目,组织参加境内外展会、论坛、艺术展、发布会等公共文化活动,依托国家“一带一路”政策资源,通过讲中国故事,展中国艺术,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传播中华传统戏剧文化内涵,积极发挥文化的桥梁作用和引领作用,进一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基地联合上海越剧院为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戏剧文化推广活动,辐射留学生近300人,涉及50多个国家。活动以育人性、丰富性和协同性为初衷,坚持以传播戏剧文化为导向,着重体现戏剧的艺术性和教育性。
基地特邀张冉昆曲艺术工作室为来自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印度和斯洛文尼亚等二十多个国家的近50名海外留学生及外籍人士奉献了一场独具特色的昆曲赏析和互动沙龙活动。
基地组织并带领国内优秀企业参加在阿联酋迪拜“中东电影动漫展”、 法国里昂国际漫画节与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德国科隆展、第67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等,通过积极推广戏剧文化语料数据管理系统软件及本项目单位汇编的双语版《越趣》一书弘扬中国传统戏剧文化。